首页
事业单位
2025年面试热点及预测:合力防范私域直播间“坑老”
资料背景

“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发现有商家为规避监管,通过个人微信、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域渠道将顾客引流至线上,在网站、平台、小程序等开设直播间,假借“养生讲堂”“健康咨询”等名义进行夸大、不实宣传,诱导老年人线上下单或线下消费。

金标尺解读

在老龄化程度加深与健康意识提升的当下,老年药品、保健品市场蓬勃发展。然而,部分商家却借此“东风”,通过微信私域渠道虚假宣传,严重侵害老年人权益,整治刻不容缓。

这些虚假宣传危害极大。在经济上,老年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钱被不法商家巧取豪夺。像烟台刘先生的父亲,被《奇酒妙坛》养生课堂诱导,花费3万余元购买天麻益阴酒,却未收获任何效果,损失惨重。在健康层面,虚假宣传误导老年人,使其延误正规治疗时机。刘父因相信产品“神效”加大用量,反而出现胃肠道出血,险些危及生命。在市场层面,此类行为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正规企业受冲击,行业发展受阻。

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的。一是老年群体的健康焦虑。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健康焦虑加剧,对疾病治愈渴望强烈,容易轻信商家“包治百病”等夸大说辞。二是老年人的辨别意识不强。部分老年人信息接收滞后,缺乏网络信息辨别能力,难以识破“伪科学养生课”“专家一对一咨询”等陷阱。三是监管难度大。私域渠道隐蔽性强,监管部门难以及时察觉与介入。

对此,为了遏制这一乱象,需多管齐下。

第一,监管创新升级。监管部门利用大数据监测私域平台内容,精准抓取虚假宣传线索。同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让不法商家无处遁形。

第二,压实平台责任。平台完善私域账号注册审核流程,对药品、保健品宣传账号严格把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筛查内容,一旦发现虚假宣传,立即封禁账号并报送监管部门,还要畅通用户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投诉。

第三,提升防范意识。社区定期举办防骗讲座,邀请专家讲解常见骗术。子女也要多关心老人,分享健康知识与消费案例,帮助老人提升辨别能力。

守护老年人权益是全社会责任。各方携手,定能铲除私域虚假宣传土壤,还老年群体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若您在查看过程中遇到附件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请您将本文链接复制,并粘贴至手机浏览器进行打开操作。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