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言语理解专项(8.7)

1、在陈列馆里,有一只名为“西班牙公主”的船舶模型上雕刻着这样的文字:本船共计航海50年,其中11次遭遇冰川,有6次遭海盗抢掠,有9次与另外的船舶相撞,有21次发生故障抛锚搁浅。陈列馆的一面墙上,是对上千年来造船厂的所有出厂的船舶的概述;造船厂出厂的近10万只船舶当中,有6000只在大海中沉没,有9000只因为受伤严重不能再进行修复航行,有6万只船舶都遭遇过20次以上的大灾难,没有一只船从下海那一天开始没有过受伤的经历……

与这段文字主旨无关的名言是(  )。

A.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B.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

C.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D.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仆屡起

 

【金标尺答案】C

文段首先介绍了陈列馆里的船舶模型上刻的文字,说明该船舶航行50年内遭受了许多伤害;然后概述了造船厂所有出厂船舶情况,说明每只船从下海那一天开始都有受伤的经历。因此文段为分分结构,强调每只船都会遭受许多伤害,给我们的启示是即便人生会遭遇许多伤害,也要有不折不挠的精神,对应选项,C项强调尝试让生活更美好,与文意不符,当选。A项“不屈不挠”、B项“败而不馁”、D项“屡仆屡起”都能对应到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2、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方注重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则倾向于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中西方的“差异”是对立的,不相互调和,二者都难以为继。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

D.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的目的

 

【金标尺答案】B

A项对应到文段第二句,西方“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则“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与文意相符,排除;B项,文段后半部分强调“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应当“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与文意相悖,当选;C项对应到第一句和文段第三句,“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符合文意,排除;D项定位到文段尾句,符合文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3、企业“上云”不止提升自身竞争力,也可为智慧城市贡献一份力量。最近杭州市政府和阿里云、富士康共同发布的“杭州城市数据大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解决城市治理中的棘手问题。开放的算法平台使城市大脑可以广泛吸取智慧,从互联网信号灯到智能物流配送,任何优良算法都可以放入城市大脑的插槽中。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仅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政府需要提供引导平台,把碎片化产品加以整合。走上云端的浙企,让浙江乃至中国看到了下一代社会治理结构的美好未来。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优良算法融入智慧城

B.做好智慧城市建设,整合碎片化产品

C.社会治理拥抱“云模式”

D.企业“上云”,实现企业和城市双赢

 

【金标尺答案】D

文段开篇提出观点——企业“上云”对企业和智慧城市建设都有意义;接着通过杭州的例子论述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对城市建设的益处,以及通过“同时”并列提出对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要求;尾句介绍“上云”浙企的意义。因此,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在强调企业“上云”对企业和城市均有利。对应选项,D项契合文段重点,当选。A项,“优良算法”为举例论证中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碎片化产品”仅对应并列之后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C项,缺乏主题词“企业”,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4、社交工具升级、社交能力降级,是当下年轻人群体的一种生活交际尴尬。当下许多年轻人自称的“社恐”尚未达到疾病的程度,只是一种对社交回避、抗拒的负面情绪,但这种带有倾向性的社交焦虑,却需引发人们关注。年轻人热衷线上社交的热闹,非但不能消解“社恐”焦虑,反而会拉大与他人的心理距离。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A.年轻人群体“社恐”的危害

B.年轻人群体“社恐”的发展

C.年轻人群体“社恐”的表现

D.年轻人群体“社恐”的成因

 

【金标尺答案】C

文段首先说明当下年轻人群体的生活交际尴尬,接着引出“社恐”这一话题,说明这只是一种对社交回避、抗拒的负面情绪,然后由转折词“但”指出观点,即年轻人的社交焦虑引发人们关注,最后通过“年轻人热衷线上社交”引发的问题说明为什么人们要关注年轻人的社交焦虑。因此,文段后文应针对转折后的观点继续论述,即围绕需要关注的年轻人的“社恐”继续讨论,关注“社恐”,得先知道它的表现。对应选项,C项符合文意,当选。A项,“危害”属于前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排除;B项,“‘社恐’的发展”与前文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根据逻辑可知,应先描写“社恐”的表现,再去讲述“社恐”的成因,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纾解年轻人“社恐”关键靠“自疗”》

 

5、健康类APP主要分为四种。健康数据管理类APP:通过用户健康数据输入评测,并记录每天的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数据,测评其未来健康状况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议,为用户定制方案、规划行动。健康信息咨询类APP: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管理,使用户从健康传播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健康信息,输入体征数据进行自诊,也可以在线向专家进行问诊等。健康方式养成类APP:主要包括饮食类APP和体育锻炼类APP,是针对日常饮食以及运动开发出的软件应用。问诊类APP: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健康管理,但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中国普及率极低。

根据这段文字可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健康数据管理类APP可以帮助用户测评其未来健康状况

B.相较于其他健康类APP,问诊类APP更适合用户的需求

C.健康信息咨询类APP可以帮助用户进行自诊

D.健康方式养成类APP主要包括饮食类APP和体育锻炼类APP

 

【金标尺答案】B

A项,由“健康数据管理类APP……测评其未来健康状况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议,为用户定制方案、规划行动”可知,表述正确,排除;B项,由“问诊类APP,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健康管理,但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中国普及率极低”可知,文段并未将问诊类APP与其他健康类APP相比,“更适合用户的需求”无中生有,表述错误,当选;C项,由“健康信息咨询类APP……输入体征数据进行自诊”可知,表述正确,排除;D项,由“健康方式养成类APP主要包括饮食类APP和体育锻炼类APP”可知,表述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健康类APP现状分析与研究》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若您在查看过程中遇到附件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请您将本文链接复制,并粘贴至手机浏览器进行打开操作。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