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公招
【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常识判断专项(7.23)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

A.广延性

B.长效性

C.延续性

D.间接性

 

【金标尺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长效性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和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主体性和示范性、延续性和广延性、长效性和间接性。长效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迟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广延性指空间的广延,一方面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不仅受学校的影响,还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教师不能只在课内、校内发挥影响力,还要走出校门,协调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延续性指时间的延续,一方面教师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除了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常常还要利用晚上或休息时间备课批改作业;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不只局限于学生上学期间,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的劳动价值。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2、19世纪中叶,斯宾塞发表( ),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

A.《教育论》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画》

D.《普通教育学》

 

【金标尺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由来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把遵从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德育”;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和“体育”。故A项符合题意。

B.《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创作的教育著作,以理性的语言宣扬大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探求人类的本性。被认为是教学诞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教育漫画》又称《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代表作,描绘了绅士养成的教育蓝图,从儿童的体育、智育、德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100多个问题出发,探讨了一个人格自由、理智健全的人的养成过程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该书是西方教育史第一部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和阐明教育学与教学论方面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3、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陆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16岁男孩抗战成长的故事”,大家从故事中切实感受到“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抗战精神。陆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

A.语言讲授法

B.欣赏教学法

C.情感陶冶法

D.情景教学法

 

【金标尺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的概念——情景教学法

教学方法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创设的情景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等。题目中陆老师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故D项符合题意。

A项:语言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形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欣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包括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等。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不包括以下(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任课老师的配合

C.班级的规模和性质

D.对教师的期望

 

【金标尺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题目属于选非题,故B项符合题意。

A项: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意见强加于人。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个别差异就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班级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班级越大,成员间交往频率就越低,对课堂管理技能要求就越高。班级越大也容易形成非正式小群体,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班内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当期望与现实冲突时,这种定型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5、近期学生反映有丢失钱财、物品的现象在班上发生,班主任张老师了解情况后,把视线转移到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也常年在外打工的刘刚同学身上,因此初步判定是刘刚同学所做。张老师的判断违背了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哪个原则( )。

A.冷处理原则

B.有效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可接受性原则

 

【金标尺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客观性原则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有: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问题时,避免“定式思维”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因自己主观判断不当导致处理问题不公。题目中张老师因对刘刚同学的刻板印象,仅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分析事件,违背了客观性原则,故C项符合题意。

A.冷处理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有效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讲究效果,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年龄特点、性别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结果。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若您在查看过程中遇到附件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请您将本文链接复制,并粘贴至手机浏览器进行打开操作。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